5月第一周重点发电集团电厂日耗小幅下降
山西晋北地区受环保督察影响,部分矿发运受限,库存增加,价格小幅降价。
企业在生产经营中要高度重视煤炭安全生产、绿色生产与生产效率之间的协调,要着力关注现代物流体系发展、运输方式转变、营销模式创新、中长期合同履行、品牌建设等方面的问题,促进煤炭行业高质量发展。煤炭行业的一位专家表示,现代煤炭营销战略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进行市场定位,即针对目标市场的客户需求,对营销活动进行规划,塑造产品和公司形象,树立在市场中的地位。
太原煤炭交易中心提出将互联网、供应链金融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帮助交易商降低成本、提升效率。煤炭企业积极探索企业联营、延伸产业链等途径,创造更多的销售渠道。高效、快捷物流配送已经成为供应链管理中的一个重要环节。产品差异化策略中国煤炭运销协会理事长杨显峰表示,煤炭企业需要准确定位市场,掌握销售的主动权,制定灵活务实的营销组合策略,来促进煤炭的销售工作持续进行。因此,如何根据用户的需要,对煤炭进行洗选、配煤、适当加工,满足用户的需求,是煤炭企业努力的一个方向
产品差异化策略,是煤炭企业销售人员在上述研讨会上讨论最多的销售策略。每年都有新经验、新做法值得学习和借鉴。但目前煤炭产业走出隆冬,很大程度上是靠政策,而非内生动力转换成功所致。
煤炭产业应在不断完善现行体制机制的前提下,创新发展模式、盈利模式、动力模式,从根本上增强煤炭产业韧性,提升应对市场风险的能力。夏季高温天气来临,全国煤价呈上涨态势,国家不断加强宏观调控,煤炭企业苦练内功主动担当,加上雨水增加、气温回落,水电发电情况进一步好转,迎峰度夏期间煤炭市场将保持供需总体基本平衡。有关研究指出,煤炭产业经济经历深度调整后,产需平稳回升,利润快速增长,企业脱困步伐加快。不过,由于河南省煤炭企业困难时间长、企稳回升时间短,历史形成的开采成本高、人均效率低等问题短时间无法解决,弥补前期亏损还需时日,资金紧张状况没有缓解,企业尚未脱困,经营压力依然很大。
1至5月份,全省完成煤炭销量4349.8万吨,同比增长3.3%。努力实现煤炭市场供需平衡当前,河南省煤炭行业的主要问题仍然是原煤产量低,固定成本高,人均效率低,在成本上无法与西部煤炭进行竞争。
从实际情况来看,保供政策成效渐显,国内原煤产量回升,煤炭供需正由2017年的紧平衡转向整体基本平衡甚至略显宽松,但区域结构性问题依然存在。今年以来,在省内总产能未发生变化的情况下,省内煤炭企业实现了稳产增产,得益于当前较为稳定的煤炭市场环境,得益于煤炭企业自身持续深化改革,提高安全生产效率,加速释放优势产能,其中省骨干煤炭企业累计产量占全省总产量的92.92%,省内煤炭行业产业集中度进一步提高。不仅是煤炭产量,煤炭销量也累计持续保持增长。与此同时,煤企库存下降较快,降至今年以来最低位。
自2017年以来,煤炭行业调控政策的重心为保供应、稳价格,煤炭行业显现出一些不同于往年的特征,煤价走稳的基础正逐步形成1至5月份,全省完成煤炭销量4349.8万吨,同比增长3.3%。业内专家分析,去年9月份以来,煤炭供应形势较为紧张,煤炭企业库存一直维持低位,5月份库存下降,表明煤炭市场供应偏紧,尤其是电煤用户接煤意愿强烈,电厂库存开始上升。不仅是煤炭产量,煤炭销量也累计持续保持增长。
有关研究指出,煤炭产业经济经历深度调整后,产需平稳回升,利润快速增长,企业脱困步伐加快。煤矿安全生产形势依然严峻紧急通知,紧急通知,26011工作面发生瓦斯超限异常情况,工作人员立即向新鲜风流撤离通过监控视频画面可以看到,地下工作面人员正在佩戴着自救器,快速向下付巷新鲜风流中撤离。
省煤炭工业管理办公室副主任万战伟介绍说。姚景州表示,河南省将深入开展以瓦斯防治为重点的告知式专项监管监察执法,大力推进煤矿安全宣传、培训,同时严肃查处煤矿事故、严厉惩治安全生产失信行为,坚决打好全省煤矿事故防范攻坚战。
此前一天,在河南能源永煤永锦云煤一矿举行的2018年安全生产月主题宣讲会上,河南煤矿安全监察局副局长姚景州一针见血地指出,这说明煤矿安全风险依然很大,事故发生的概率也很高。与此同时,煤企库存下降较快,降至今年以来最低位。由此,淘汰落后产能,提高单井产能,深化国有企业改革,最终实现降本增效,成为河南省煤炭企业提升行业竞争力的不二之选。自2017年以来,煤炭行业调控政策的重心为保供应、稳价格,煤炭行业显现出一些不同于往年的特征,煤价走稳的基础正逐步形成。其中,省骨干煤炭企业存煤136.45万吨,环比降低34.18万吨或20.03%,同比下降106.81万吨或43.91%。这不是真的煤矿生产安全事故,只是6月22日豫联煤业新丰煤矿煤与瓦斯突出事故应急演练的场景。
6月25日,河南省煤炭工业管理办公室运营管理处发布全省煤炭经济运行情况分析,与去年同期相比,受用电需求增加、宏观经济向好的影响,5月份河南能源化工集团、平煤神马集团、郑煤集团、神火集团等省骨干煤炭企业实现了煤炭销量、商品煤销售收入、企业利润总额的增加。努力实现煤炭市场供需平衡当前,河南省煤炭行业的主要问题仍然是原煤产量低,固定成本高,人均效率低,在成本上无法与西部煤炭进行竞争。
从实际情况来看,保供政策成效渐显,国内原煤产量回升,煤炭供需正由2017年的紧平衡转向整体基本平衡甚至略显宽松,但区域结构性问题依然存在。瓦斯灾害是制约河南省煤矿安全生产的第一因素。
今年以来,全省煤矿已发生生产安全事故4起,4起事故全部发生在骨干煤炭企业的骨干矿井,令人震惊和痛心。今年以来,在省内总产能未发生变化的情况下,省内煤炭企业实现了稳产增产,得益于当前较为稳定的煤炭市场环境,得益于煤炭企业自身持续深化改革,提高安全生产效率,加速释放优势产能,其中省骨干煤炭企业累计产量占全省总产量的92.92%,省内煤炭行业产业集中度进一步提高。
据统计,河南省现有煤与瓦斯突出矿井81处,高瓦斯矿井23处,突出矿井数量占全国突出矿井总数的近五分之一,突出矿井和高瓦斯矿井数量、产能分别占全省总量的36.5%、61.8%。但目前煤炭产业走出隆冬,很大程度上是靠政策,而非内生动力转换成功所致。煤炭产销累计持续保持增长数据显示,1至5月份,全省完成煤炭产量4496.43万吨,同比增加5.39%。截至5月底,全省煤炭企业存煤153.36万吨,环比降低32.97万吨或17.69%,同比下降115.4万吨或42.94%。
万战伟表示,随着各方共同努力实现煤炭市场供需平衡,煤炭价格将稳定在国家划定的绿色空间内。其中,省骨干煤炭企业完成商品煤销量3988.77万吨,同比增加1.78%。
煤炭产业应在不断完善现行体制机制的前提下,创新发展模式、盈利模式、动力模式,从根本上增强煤炭产业韧性,提升应对市场风险的能力。其中,省骨干煤炭企业完成煤炭产量4177.9万吨,同比增长3.4%。
不过,由于河南省煤炭企业困难时间长、企稳回升时间短,历史形成的开采成本高、人均效率低等问题短时间无法解决,弥补前期亏损还需时日,资金紧张状况没有缓解,企业尚未脱困,经营压力依然很大。随着开采深度增加,瓦斯、水害、冲击地压等灾害日趋严重。
夏季高温天气来临,全国煤价呈上涨态势,国家不断加强宏观调控,煤炭企业苦练内功主动担当,加上雨水增加、气温回落,水电发电情况进一步好转,迎峰度夏期间煤炭市场将保持供需总体基本平衡。2017年以来,河南省煤炭行业开始盈利,出现了喜人变化,今年这种良好态势得以持续,但受严峻的安全形势以及历史遗留问题的影响,河南省煤炭企业喜忧参半受日耗阶段性回落影响,行业下游存煤累积,沿海主要电厂存煤接近1500万吨,下游各接卸港存煤继续高位运行。综合来看,港口煤市走弱正逐步向上下游市场传导,价格关系将进一步理顺。
内贸航运方面,秦皇岛海运煤炭交易市场发布的海运煤炭运价指数(OCFI)显示,本报告期(2018年6月22日至2018年6月26日),国内海上煤炭运价指数延续下行走势,6月26日运价指数报收于932.75点,与6月22日相比,下行19.03点,降幅为2.00%。海岬型船舶日均获利减少792美元,报16070美元。
秦皇岛至上海航线4-5万吨船舶的煤炭平均运价环比下行1.2元/吨至32.8元/吨。据测算,7月大型企业年长协价格将大概率走稳,月长协价格也趋于向黄色区间聚集。
6月27日,BDI报收1309点,较上周同期减少64点,跌幅4.66%。动力煤价格承压回落6月27日,秦皇岛煤炭网发布最新数据显示,环渤海动力煤价格指数报收570元/吨,环比继续持平。
#相关推荐
-
评论列表 (0条)